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

主办:中国水利报社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10120170019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水文化

韶山灌区:一渠润万田 三湘添锦绣

发表时间:2024-04-04

韶山灌区引水坝 陈中华 供图 

韶山银河渡槽 

左干渠建设场景

  □杨六一

  “十万雄师铸就千秋伟业,一渠碧水润泽万里河山”,在韶山灌区总干渠进水闸上悬挂的这副楹联,读来语意直白,如果深入了解灌区历史,就会理解其意重千钧。

  韶山灌区位于湘中丘陵地带,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动工兴建,1966年6月2日建成通水。十万建设大军仅用10个月时间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,赢得了“北有红旗渠,南有韶山灌区”的美誉。

  彰显制度优越性

  “娘啊娘,有女莫嫁涟河旁。天干三日田开坼,大雨一夜成汪洋。”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涟水两岸水旱交织、民不聊生的历史。

  据史料记载,涟水两岸在新中国成立前300余年间,发生过31次大旱灾,平均每10年一次。大旱期间,天干地裂,颗粒无收。然而,临水缺水,天雨即涝。据《湘乡县志》记载:1931年5月,涟水流域发生特大水灾,湘乡虞唐街300余户人家被淹,全县20万亩禾田一片汪洋。为了彻底改变湘中面貌,1965年6月28日,中共湖南省委、省人民委员会作出《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》,并成立工程指挥部,下设湘乡、湘潭、宁乡3个分指挥部,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、副省长华国锋担任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兼政委。

  韶山灌区总投资约1.21亿元,其中国家投资4000万元,地方和群众自筹8000余万元。当时实行人民公社制度,民工按定额记工分,年终由集体统一分配,没有工资,吃饭定量,粮食自带,凭票开餐。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,正是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,十万民工以“愚公移山”的精神,在短短10个月时间里,自力更生,奋发图强,建成了造福于民的千秋伟业——韶山灌区工程。

  修好渠道炼好人

  工程建设伊始,在建设工地开办的政治夜校上,基层干部为广大民工宣传修建韶山灌区的重大政治经济意义,进行“为谁修渠道”“依靠谁修渠道”“修什么样的渠道”“怎样修渠道”大讨论。在思想政治教育下,广大民工牢固树立了为人民群众修渠、为广大百姓谋福利的宗旨意识。

  全工地上下,相继开展以“六好单位”“五好个人”为目标的比学赶帮超活动。基层干部坚持与民工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、同商量,以优良的工作作风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。

  施工期间,4.26万人评为先进个人,3717个单位评为先进集体,622人入党,1.1万余人入团,实现了“修好渠道炼好人,精神物质双丰收”。

  1966年国务院将韶山灌区工程列为对外开放单位,至今已有近百个国家的水利专家来灌区考察。韶山灌区工程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的高度赞誉。

  引得水来岁岁丰

  韶山灌区建成后,彻底改变了水旱等自然灾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,灌区内100万亩农田水旱无忧、稳产高产,湘潭、湘乡、宁乡成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,水产和主要经济作物年产量以10%左右的速度递增。

  灌区工程所产生的效益辐射到区域发展的方方面面,农、林、牧、渔得到全面发展,工、商、建、运各业俱兴,灌区面貌日新月异,人民生活显著改善。

  2024年3月18日8时,韶山灌区南干渠首次开闸放水,水流从闸口倾泻而下,源源不断地流向渠道下游。南干渠是韶山灌区五大干渠中灌溉面积最大、距离最长的一条干渠。如今,灌区工程已高效运行58年,除灌溉7个县(市、区)的百万亩农田外,还兼具防洪排涝、工矿城镇供水等功能,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保障。

 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经过一代代灌区人不断建设发展,韶山灌区工程已成为新中国水利工程的一张名片、一面旗帜;如今的韶山灌区,是湘潭国家森林城市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,是国家水利风景区、国家水情教育基地、全国灌区水效领跑者,还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韶山灌区犹如一本历久弥新的教科书,吸引更多人欣赏其山水风光之美,品读工程雄壮之美,感受文化底蕴之美。

  来源:中国水利报 2024年4月4日

作者:杨六一
责任编辑:罗景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