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

主办:中国水利报社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10120170019

升钟灌区:灌区高质量发展驶入“快车道”

发表时间:2024-01-16

  □ 邵明亮 蒋文

  坐落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升钟水库,衔远山、汇千水,滋养蜀地山川沃野,造就秀丽风景,素有“西南第一湖”之称,是川东北重要水源工程。

  1月8日,四川省升钟水利工程运管中心(以下简称“升钟中心”)召开升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月例会,安排部署项目推进工作,项目完成后工程运行水平将大幅提升。

  “去年6月2日,升钟中心正式挂牌,升钟灌区回归水利厅直管,逐步形成了领导一体、指挥一体、调度一体、发展一体的新格局,灌区高质量发展驶入‘快车道’。”升钟中心负责人说。

  “六化”建设成效亮点纷呈

  升钟灌区是以升钟水利工程为依托形成的大型灌区,地跨南充、广元、广安3市9县(市、区),灌溉面积204.74万亩,受益总人口382万人。过去,灌区由水利厅委托南充市代管。

  2023年,升钟灌区按照四川省水利厅党组“省牵头、市参与、一体化、增质效”的总体思路,全面完成了管理体制优化调整,形成了具有升钟灌区特色的“厅市共管”新模式。

  升钟中心负责人表示,当前管理体制既巩固了灌区生在南充、服务南充的属地阵地,又融入了灌区在四川全省水网体系、全省灌区系统的省级平台,灌区发展空间更大。2023年,四川省水利厅批复项目2个,下达投资6.58亿元。

  收归水利厅直管后,升钟中心构建了灌区“六化一体”新机制,即以一体化为统揽,同步推进信息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企业化、半军事化,实现六化一体、融合共促。

  例如,在规范化方面,升钟灌区着重强机制、增效率。升钟中心聚焦规范管理、高效运转,集成党的建设、内控管理、决策执行、运行管理于一体的内控制度,探索形成渠道维修养护矩阵管理模式、党建“163”、纪检“533”工作机制,规范了灌区管理,提高了工作效率,强化了组织保障。

  在企业化方面,升钟中心以市场为导向,2023年完成生活供水市场化定价,年增供水500万方;规划升钟水利水文化科普产业园等项目29个,规划投资6000万元,“十四五”末灌区收入预计将达3000万元。

  下一步,升钟中心将聚焦建设现代化灌区总目标,围绕灌区“六化”建设主线,构建灌区管理矩阵,全面推进灌区发展理念、主责主业、工程项目、组织保障跃上新台阶。

  灌区发展活力被不断激发

  水是资源,是生产要素,也是商品。怎样管好用水、用好水,培育灌区产业发展新支柱,是升钟中心成立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。

  “首先要激活水利资产。”升钟中心负责人介绍,在清理盘点的基础上,升钟灌区针对资产特性,合理提高资产使用率,同时拓展工业用水、城镇生活用水、市场直饮水等商品水源市场,提高水源市场化水平,壮大“水业”经济。

  与此同时,建设高水平骨干水网新干线也是升钟灌区未来发力点。通过深入调研,升钟灌区将结合灌区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,统筹存量和增量,加强骨干水网、市县乡村水网之间的衔接,推进互联互通、联调联供、协同防控,加快构建“系统完备、安全可靠,集约高效、绿色智能,循环通畅、调控有序”的灌区水网,为川东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供水保障。

 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,升钟灌区将进一步改革灌区管理体制,理顺运营机制,探索构建政府和市场“两手发力”的产业发展机制,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结构多元化与效益的最大化,为保障灌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。

  水权水价改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“源动力”。对此,升钟中心将加快推进灌区水权初始分配,明确取水权和用水权,把水权交易推入市场化,进一步建立健全水价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,提高供水效益。

  “随着发展活力的不断激发和释放,升钟灌区工程的承载能力、供水的保障能力、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管理的规范水平都将持续提升,灌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夯实!”升钟中心负责人说。

  来源: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1月16日

作者:邵明亮 蒋文
责任编辑:罗景月